4月30日,在位于兰州老街的甘肃活态传承非遗馆内,一幅长达16米、采用白牦牛角打造的立体微雕《清明上河图》吸引参观者。据了解,该作品出自甘肃省工艺美术大师刘金禄之手,作品以北宋张择端长卷《清明上河图》为蓝本,甘肃天祝地区白牦牛角为材质,全长16米、宽1.6米,涉及1400多个人物,还有桥梁船只、房屋楼宇、车辆、轿子、树木以及马、驴、骆驼、鸡、鸭、鹰等,个个精巧灵动,如玉剔透。整部作品呈现的80多个场景故事,大到高耸的城郡,小到舟车的船桨、小贩的商品、门头牌匾上的文字……北宋汴京的历史文化和生活图景,在精湛的微雕技艺中生动再现。图为白牦牛角打造的立体版《清明上河图》中国星配资。中新社记者 九美旦增 摄
图为观众用手机拍摄白牦牛角打造的立体版《清明上河图》。中新社记者 九美旦增 摄
展开剩余70%图为白牦牛角打造的立体版《清明上河图》。中新社记者 九美旦增 摄
图为白牦牛角打造的立体版《清明上河图》。中新社记者 九美旦增 摄
图为观众拿手机拍摄白牦牛角打造的立体版《清明上河图》。中新社记者 九美旦增 摄
图为白牦牛角打造的立体版《清明上河图》。中新社记者 九美旦增 摄
图为白牦牛角打造的立体版《清明上河图》。中新社记者 九美旦增 摄
图为观众参观白牦牛角打造的立体版《清明上河图》。中新社记者 九美旦增 摄
图为白牦牛角打造的立体版《清明上河图》(局部)中国星配资。中新社记者 九美旦增 摄
图为白牦牛角打造的立体版《清明上河图》(局部)。中新社记者 九美旦增 摄
发布于:北京市悦来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